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现代解析
这段古文讲的是南宋灭亡时的一个历史场景:元朝大将张弘范在攻破南宋最后的据点厓山后,设宴庆功。他对被俘的南宋丞相文天祥说:"宋朝已经亡了,你的忠孝之心已经尽到了。如果能转变态度,像效忠宋朝那样效忠元朝皇帝,你还能继续当宰相。"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
1. 展现了征服者对忠臣的复杂态度——既敬佩对方的忠诚,又想收服为己所用
2. 通过对比"事宋"和"事皇上",揭示了改朝换代时臣子面临的道德困境
3. "忠孝尽矣"四个字,既是对文天祥的认可,也是一种心理攻势,暗示他可以"功成身退"了
4. 用宰相之位利诱,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
- 短短几句对话,浓缩了王朝更替时忠臣义士的两难处境
- 征服者的软硬兼施与被征服者的坚贞不屈形成戏剧性对比
- 用设宴劝降的日常场景,承载了沉重的历史命题
- 语言平实却张力十足,没有直接说教,但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感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