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夏夜玩月》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为复水是天,为复天是水。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小场景:诗人偶然走到小溪边,低头一看,发现月亮竟然映在了溪水中。

1. 画面感极强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夜景——夜晚的小溪、天上的月亮、水中的倒影,组合成一种天然的美。不需要华丽辞藻,就像随手拍下一张照片,却意外捕捉到惊喜。

2. 巧妙的“意外感”
“偶然”二字是关键。诗人本是无意间散步,却突然发现溪水中的月亮,像是不期而遇的礼物。这种偶然的惊喜,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突然打动我们的美好瞬间,比如转角看到一片晚霞,或者窗外飞过一只鸟。

3. 虚实交织的趣味
“月却在溪里”是整句的诗眼。天上的月亮是真实的,水里的月亮是倒影,但诗人故意说“溪里有月亮”,仿佛月亮调皮地跳进了水里。这种写法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让普通的景色有了童话般的灵动。

4. 留白的哲理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个画面,能让人联想到许多:比如美好常藏在不经意间,或者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本就不那么分明。这种“不说破”的含蓄,反而让读者更有回味空间。

总结:这句诗的魅力在于用最简单的语言,捕捉到生活中一闪而过的诗意。它提醒我们:美常常藏在偶然的低头或回眸中,只要用心,平凡处也能遇见惊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