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出自 唐代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最直白的画面道出了战争的残酷真相。

就像两个老兵在聊天,一个说:"打仗哪有那么苦?"另一个直接扯开衣服露出伤疤:"你看这些刀箭留下的疤!"没有华丽修辞,就用身体上的伤痕作证,把抽象的痛苦变成看得见的证据。

这种表达妙在三点:一是用反问制造冲突,先假装质疑再甩出铁证;二是"刀箭瘢"这个具体意象,比说一百句"战争残酷"都有力;三是留白艺术,没说怎么受的伤,但满身疤痕已经让人脑补出腥风血雨的战场。

就像现在有人说"上班哪有那么累",你直接伸出加班熬出的黑眼圈给他看,效果比争辩更有说服力。这种用事实说话的震撼力,跨越千年依然锋利。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