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处。

出自 宋代 范仲淹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现代解析

“无尽处”三个字看似简单,却藏着深邃的意境。它像一幅留白的山水画,用最少的笔墨勾画出无限可能。

字面意思是“没有尽头的地方”,但它的魅力在于让人联想到不同的画面:可能是旅人站在高山之巅,眼前云雾缭绕看不到边际;也可能是深夜独坐时,思绪像野马一样奔向远方停不下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感,反而让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的理解。

古人用这三个字完成了高级的“偷懒”——不写具体景物,却让读者自己脑补出更丰富的场景。就像我们现代人说“绝了”“无语”时,反而比长篇大论更有表现力。它既是实指空间的辽阔(比如茫茫大海),也暗喻时间的永恒(比如历史长河),甚至能形容人类情感的深不可测(比如思念无边)。

这种表达的精妙在于:用空瓶子装满了读者自己的故事。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