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普明寺见梅》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清冷的夜晚场景,同时传递出文人特有的精神慰藉方式。

"月落山空正幽独"用三个意象层层递进:月亮西沉带走了最后的光亮,群山在黑暗中显得空旷寂寥,此刻的孤独感被放大到极致。"幽独"不是简单的孤单,而是一种能听见自己心跳的绝对寂静。

后句"慰存无酒且新诗"笔锋一转:没有酒来消愁怎么办?那就写首新诗吧!这里展现了古代文人化解寂寞的智慧——物质匮乏时,精神世界便是最好的解药。一个"且"字透露出随遇而安的洒脱,把写诗这件雅事说得像随手倒杯茶般自然。

最妙的是两句间的转折:前句把孤独写到极致,后句却轻轻一托,用创作来超越现实困境。这种"在绝境中开出一朵花"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总能在困顿中找到诗意栖居的方式。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