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普明寺见梅》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城里人错过赏梅时机的遗憾,却在寺庙窗前意外发现早梅的惊喜。

诗人用"城中忙"三字点明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暗示人们常因琐事错过美好事物。"失探梅期"写出了一种集体性的遗憾——整座城的人都忙得错过了最佳赏梅时节。

转折出现在"僧窗"这个意象上:清静的寺庙与喧嚣的城形成对比,暗示真正的美好往往在喧嚣之外。"一两枝"的描写尤其精妙,既写出梅花初绽的稀疏感,又暗含"少即是美"的生活哲理——有时候,偶遇的一两枝梅花,比成片梅林更让人心动。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本以为错过整个花季,却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僧窗),以最意外的方式(一两枝)与春天重逢。这种生活体验至今仍能引起共鸣——我们何尝不是经常在忙碌中错过美好,又在不经意间与惊喜撞个满怀呢?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