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梅从山上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画面,用声音和色彩留住行人,传递出宁静又生动的意境。

前半句“溪水声声留我住”中,溪水的流淌声被拟人化了——仿佛溪水在不停说话,用哗啦啦的水声温柔地挽留路过的人。这里通过声音营造出山林的静谧感,同时暗示行人被自然之美打动,忍不住停下脚步。

后半句“梅花朵朵唤人回”更进一步:盛开的梅花不再是静止的风景,而像一个个挥着小手招呼路人的精灵。梅花常象征高洁坚韧,这里却显得亲切活泼。一个“唤”字让整幅画面活了起来,仿佛人与自然在进行温暖的互动。

两句共同特点是赋予自然景物人的情感:溪水会“留客”,梅花会“唤人”。这种写法让冰冷的山水有了温度,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同时,“留”与“唤”形成情感递进,从被动停留到主动召唤,展现出自然越来越强烈的吸引力。

整体来看,诗人没有直接说“风景太美不想走”,而是让溪水和梅花当主角,用它们的“行动”含蓄表达留恋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特点之一。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