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热血沸腾的战场画面,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
"去为龙城打仗的时候,正好碰上胡人的军队杀过来了。"
它的精髓在于用最简短的十个字,同时交代了三个关键信息:
1. 英雄气概——"为龙城战"(保家卫国的决心)
2. 突发危机——"胡兵袭"(敌人突然进攻)
3. 戏剧张力——"正值"(千钧一发的巧合)
这种写法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前脚刚踏上战场,后脚敌人就杀到眼前,让读者瞬间感受到战事的紧张和战士的英勇。没有废话,但画面感、节奏感和英雄气概全都有了,这就是古代军事题材作品的独特魅力——用最少的字,燃最烈的火。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