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出自 宋代 张先 《青门引·春思》

译文临近清明时节,庭院里空空荡荡,寂静无声。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的情绪还如去年一般。

注释庭轩:庭院和走廊。清明:节气名,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中酒:喝醉了酒。去年病:指去年喝醉了酒,即中酒。

赏析此句点出清明这一气候变化多端的特定时节,春已迟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象征着人事的沧桑,美好事物的破灭,渲染出冷清的氛围,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明时节独自徘徊于庭院中的孤寂画面。诗人用"庭轩寂寞"四字勾勒出空荡冷清的院落场景,就像我们独自在家时那种安静到能听见钟表走针的感觉。"近清明"点明时间——这个传统上祭祖踏青的节日,反而更衬托出主人公的形单影只。

"残花中酒"是极具画面感的细节:地上零落的残花混着洒落的酒渍,既暗示主人公曾借酒消愁,又通过"残花"这个意象传递出春光将尽的惆怅。最妙的是"又是去年病",用"病"字来形容年年重复的愁绪,就像现代人说的"季节性emo",把那种循环往复、挥之不去的忧郁写得格外鲜活。

全诗精髓在于用极简的笔墨,把时间(清明)、空间(庭院)、动作(醉酒)、情绪(寂寞)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让读者瞬间捕捉到那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孤独"的况味。这种通过具体生活场景传递抽象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