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出自 元代 关汉卿 《大德歌·秋》

译文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

注释便做:就算,即使。陈抟:五代宋初著名道士,曾修道于华山,常一睡百天不醒。

赏析“飘飘”“潇潇”双声叠韵,叠字用得十分巧妙,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又借陈抟老祖的故事,极言少妇被哀思愁绪煎熬着,可见忧思之深。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连陈抟这样以能睡著称的人都无法入眠,生动表现了环境的嘈杂和内心的烦躁。

1. 画面感强:前两句"风飘飘,雨潇潇"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交加的场景,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风雨声。

2. 夸张手法:陈抟是五代时著名的"睡仙",传说能一睡百日。用"连他都睡不着"的夸张说法,突出风雨之大、环境之吵闹。

3. 情感共鸣:通过描写外在环境对睡眠的影响,巧妙传达了人物内心的烦躁不安,这种因外界干扰而失眠的体验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4. 语言通俗:全句没有生僻字,用最平常的风雨和睡眠场景,表达出深刻的烦躁情绪,体现了"用简单说复杂"的语言艺术。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