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南北早春的对比画面,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气候差异下的自然之美。
"梅岭花初发"说的是南方春来早——梅岭(泛指南方山区)的梅花刚刚冒出花苞,春意开始萌动。一个"初"字让人仿佛看到枝头零星点缀的嫩红,带着试探性的生机。
"天山雪未开"则转向北方景象——巍峨的天山还被冰雪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未开"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实(冰雪未消融),又暗含春意被寒冬锁住的动态感,像一扇迟迟推不开的冬天大门。
两句对仗工整却不着痕迹:"梅岭"对"天山"(地点),"花"对"雪"(意象),"初发"对"未开"(状态)。通过这一南一北、一暖一寒的对比,不用任何抒情词就让人感受到:春天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一场从南向北缓慢推进的接力赛。这种跨越空间的自然观察,展现了古人"俯仰天地"的独特视角。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