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江景图,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丰富的画面感。
"乱碧萋萋"四个字就抓住了雨后植物的鲜活状态:"乱"字写出草木自由生长的野趣,不是人工修剪的整齐,而是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姿态;"碧萋萋"用叠词强化了视觉感受,让人仿佛看到被雨水洗过的草木青翠欲滴、层层叠叠的样子。
"雨后江天晓"则像镜头拉远:刚停雨的空气特别清新,江面与天空连成一片,在破晓时分呈现出通透的光感。这里没有直接写太阳,但"晓"字让人自然联想到天边泛起的晨光,整个画面顿时有了温度。
诗人没有用任何华丽辞藻,就像用毛笔蘸着清水在宣纸上晕染,寥寥几笔就让我们看到了带着水汽的清晨,闻到泥土混着青草的味道,甚至能感受到微风拂过湿漉漉的叶片时的颤动。这种用简单字句激活读者多重感官体验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最精妙的所在。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