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山的动人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丰富的意境美。
"源向春城花几重"可以理解为:春水从源头流向繁花似锦的城池,两岸层层叠叠开满鲜花。这里用"几重"形容花开的繁茂程度,就像无数层花瓣重叠绽放,让人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江明深翠引诸峰"则像用画笔勾勒出山水轮廓: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深翠色的山影,蜿蜒的河道如同一条丝带,将沿岸的群峰串联起来。"引"字用得巧妙,仿佛江水有了灵性,主动牵引着山峰构成美景。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水流、鲜花、青山这些常见景物,构建出三个层次的美:近处是流动的春江,中景是绚烂的花海,远处是连绵的青山。画面有动有静,有明亮的江色与深沉的翠色形成色彩对比,就像一幅会呼吸的山水画,让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听到水声、感受到春风拂面。这种将自然景物写得鲜活生动的能力,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