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出自 唐代 王昌龄 《从军行二首》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现代解析

这句诗可以这样理解:

它描绘了一个心怀壮志却尚未实现理想的奋斗者形象。"虽投定远笔"说的是一个人像东汉班超(定远侯)那样,年轻时毅然放下笔墨从军报国;"未坐将军树"则用西汉冯异(总独自坐在大树下谦让战功)的典故,表达自己还没能建立足以让人尊敬的功业。

核心魅力在于:
1. 用两个历史人物串联,形成"立志-奋斗-待成功"的成长轨迹
2. "虽...未..."的转折句式,展现不甘现状的进取心
3. 用"投笔""坐树"两个动作画面,把抽象抱负变得生动可感

就像现代人说的:"虽然已经辞职创业,但还没做出独角兽企业",既有追梦的勇气,又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这种既自信又谦逊的态度特别打动人。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