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

出自 宋代 范仲淹 《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描绘了一个人从庙堂高位回归自然生活的超脱境界,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1. "既而动星象":就像夜观天象发现星辰移位,暗指这个人做出了重大人生抉择。古代观星象征预知变化,这里用星辰变动比喻人生转折的决断时刻。

2. "归江湖":不是指具体的江河湖海,而是用"江湖"代指远离权力中心的自由生活。就像现代人说的"离开北上广,回归田园",体现从繁华回归本真的选择。

3. "得圣人之清":这里的"清"不是简单的清净,而是指像古代圣贤那样通透的精神境界——既保持高洁品格,又获得心灵自由。就像一个人经历浮华后,终于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全句精髓在于展现了中国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在关键时刻能急流勇退,像观测星象般清醒判断时势,最终选择回归质朴生活,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这种"功成身退"的智慧,至今仍能给忙碌的现代人启发——有时候,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获取多少,而在于懂得何时放下。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