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极度悲痛时的画面:他仰头攀住青松的枝条,哭到几乎昏厥,连肝肠都像被撕裂般痛苦。
作者用非常直白但有力的方式,把悲伤具象化地表现出来:
1. "仰攀青松枝"这个动作很特别——人在极度痛苦时本能地想抓住什么支撑,连坚硬的松枝都成了救命稻草,可见情绪崩溃的程度。
2. "恸绝伤心肝"用了夸张手法,不是说真的内脏受伤,而是形容那种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的感觉,让读者能直观体会到这种程度的悲伤。
妙处在于:
- 松树常象征坚韧,但此刻连青松都成了悲伤的见证者,形成强烈反差
- 短短十个字里有动作、有环境、有身体反应,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把情绪定格在最高潮
- 不用任何修饰词,单靠"攀"、"绝"、"伤"这几个动词就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种写法在今天依然适用,比如我们形容难过到"心痛得像被刀割",其实就是同样的表达逻辑。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