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匹老马的形象:它虽然渴望像年轻时一样驰骋("思伏枥"指低头吃草时仍想着奔跑),但用尽全力嘶鸣后("长鸣"),却发现体力已经耗尽("力已殚")。
诗人用老马比喻人到暮年的状态,传递出三层深刻含义:
1. 生命不甘——老马不是安静等死,而是仍保持奔跑的渴望,体现对生命的热爱
2. 现实残酷——再强烈的愿望也敌不过自然规律,嘶鸣后的力竭凸显衰老的无奈
3. 悲壮美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赋予衰老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个比喻的精妙在于:每个人都能从老马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年老时力不从心,但内心深处永远住着那个不服输的自己。这种人类共通的体验,让短短十个字跨越千年仍能引发共鸣。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