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年轻女子形象。春天来了,这位闺阁中的少妇原本无忧无虑,她精心打扮后登上华美的楼阁,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鲜活的生活气息。
诗人用"不曾愁"三个字,生动刻画出少妇未经世事的单纯模样——她像春天里刚绽放的花朵,还不懂得人间愁苦。"凝妆"二字特别传神,让我们仿佛看见她对着镜子认真梳妆的样子,连头发丝都要梳得一丝不苟,这种细腻的描写让纸面上的人物立刻鲜活起来。
最妙的是"上翠楼"这个动作,就像现代人拍完美颜自拍要发朋友圈一样,这位古代少妇打扮漂亮后也要登楼展示自己。诗人通过这几个简单动作,把少女爱美、渴望被看见的小心思写得活灵活现。整句诗就像用文字拍下的短视频,记录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春日瞬间。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