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江南雨景,用简单的自然意象传递出人生的怅惘与遗憾。
"暮雨不知涢口处"像是用雨幕作画:傍晚细雨迷蒙,连涢水(一条小河)的河口都看不清了。这里的"不知"用得巧妙,既写雨雾遮蔽的实景,又暗含人生中那些看不清方向的时刻。就像我们常常在重要选择面前感到迷茫,前路被雨雾笼罩一般。
"春风只到穆陵西"更显精妙:穆陵是古代楚国的边界,春风似乎被这道界限拦住,不能再往西吹。一个"只"字道出了诗人的不甘——明明是同片天空下,为何春风不能雨露均沾?这就像现实中,好运总是停在别人那里,自己却总差那么一点机缘。
两句话对仗工整却不着痕迹:"暮雨"对"春风","不知"对"只到",把时间(暮)、空间(涢口、穆陵)、气候(雨、风)自然串联。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欲说还休的遗憾——不是撕心裂肺的悲痛,而是像春雨沾衣般淡淡的怅然,让每个经历过求而不得的人都能会心一叹。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