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出自 南北朝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译文水天相接处能够认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也能分辨江畔的树林。
注释天际:天边,指江天相接处。归舟:返航的船,这里指归向京城的船。江树:江边之树。
赏析此句语言清淡自然,描绘了一幅长江行旅图,烘托出淡淡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怀恋和不舍。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开阔的江天画卷,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意境。
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看到天边一个小黑点缓缓移动,凭借生活经验立刻认出"那是归来的船只";抬头又见云雾缭绕处,隐约能分辨出江岸树木的轮廓。两个"识"与"辨"字,生动展现了人类在广袤自然中捕捉细节的敏锐。
这种观察背后暗含人情味:或许诗人在等待亲友归来,所以特别关注远方船只;江岸树木作为归途的地标,在云雾中依然努力辨认。短短十个字,既画出浩渺的山水,又藏着人间温暖的期盼,让每个有过等待经历的人都能会心一笑。
诗句的魅力在于:用望远镜般的精准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又透露出人类在宏大天地间寻找归属的永恒主题。就像现代人能在车流中一眼认出家人的车,在城市天际线中找到自家窗口一样,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它流传千年的秘密。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