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出自 隋代 杨广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古代军队凯旋后依然保持战备状态的场景,同时强调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有条不紊地推进。

前半句"释兵仍振旅"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军队的纪律性——战士们虽然解下了兵器(象征战斗结束),但队伍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阵型(随时可应对新情况)。就像现代军人参加完阅兵式,虽然仪式结束,但依然保持着挺拔的军姿。

后半句"要荒事万举"则展现了国家治理的全面性,"要荒"指重要的边疆地区,"万举"形容各项事务全面开展。就像现在边疆建设既要巩固边防,又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样,体现的是统筹兼顾的治理智慧。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用12个字就勾勒出古代军事与政治的两个重要侧面:既有"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又有"全面发展"的治国理念。这种对仗工整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汉语的凝练之美,又传递了深刻的管理智慧,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古人治国安邦的远见。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