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译文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骚客内心悲愤不已。
注释未央:未尽。
赏析此句气势雄浑壮阔,写出了舟行在水天茫茫之际,江水巨大而不息的气势,诗人以江流为伴的旅思,抒发出诗人面对离别无限的悲愁和感慨。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充满愁绪的画面,像一部电影的经典镜头——
画面感:
“大江流日夜”像航拍镜头:长江水日夜不停地奔流,没有一秒停顿。这种永恒流动的浩大景象,反衬出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情感共鸣:
“客心悲未央”是特写镜头: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客”),心里的悲伤像没有尽头的长夜(“未央”)。这里的妙处在于,把看不见的“悲伤”比作具体的东西——像永远走不到头的黑暗,谁都能立刻体会到那种沉重感。
反差手法:
前句的江流是动态的(永远向前),后句的悲伤是凝固的(永远停驻),一动一静之间,让人感受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世界奔涌向前,而个人的痛苦却挥之不去。
为什么打动人?
它用10个字就说清了人类共通的体验:面对浩瀚世界时的孤独感,以及时间无法冲淡的乡愁。直到今天,任何一个在异乡打拼的人,看到夜晚的灯火或奔流的河水,可能都会突然懂这种心情。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