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出自 宋代 王镃 《塞上曲》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凉画面,用两个生动的细节传递出深沉的意境。

“马嘶经战地”中,战马在空旷的战场上嘶鸣,声音里透着疲惫和警觉。马通常与战士相伴,此刻却孤零零地站在曾经厮杀的地方,暗示战争已经结束,但留下的只有空旷和寂寥。马的嘶鸣像是为逝去的生命哀鸣,也像在质问这片土地经历的苦难。

“雕认打围山”中,老鹰盘旋着寻找曾经围猎的山林。雕是猛禽,常出现在猎场,如今它熟悉的狩猎地点已因战乱变了模样。一个“认”字显得雕也困惑——它记忆中的山林不复存在,只能在空中徘徊。这里用动物的视角,侧面反映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通过战马和鹰雕这两种动物的反应,让人联想到缺席的人类。没有直接写战士的伤亡,但动物的异常行为已暗示战争的惨烈;不直接描写战场景象,却通过声音(马嘶)和动作(雕认)让读者自己想象当时的惨状。诗人用动物作为镜子,映照出人类战争的可悲,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接控诉更有冲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