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出自 隋代 杨广 《纪辽东二首》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
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
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古代军队凯旋归来的豪迈场景,用两个生动的画面传递胜利的喜悦和军人的气魄。

前半句"前歌后舞振军威"像电影镜头:士兵们前面有人高歌开路,后面有人擂鼓起舞,歌声与鼓声交织,整个队伍士气高昂。这种载歌载舞的行军方式,既展现了军人胜利后的酣畅淋漓,又用声浪和动作震慑四方,体现军队不可阻挡的威严。

后半句"饮至解戎衣"转到庆功宴现场:将士们脱下沾满征尘的铠甲,举杯痛饮庆功酒。这个"解戎衣"的细节特别传神,紧绷的战争状态终于解除,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铠甲落地声里藏着多少劫后余生的感慨。

诗人用"歌舞"的热闹对比"解甲"的宁静,用外在的军威衬托内在的释然,短短14个字就完成了从战场到庆功宴的时空跳跃。我们仿佛能听见当时的歌声、看见飞扬的尘土、闻到庆功酒的香气,这就是经典诗句"画面感"的魅力。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