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出自 唐代 杜荀鹤 《闻子规》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楚地的天空广阔无垠,明月高悬如银盘;杜鹃鸟的啼叫声声入耳,仿佛在向人诉说着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妙处:
1. 画面感极强 - 前句用"天空""明月"构建出开阔的夜景,后句用鸟鸣打破寂静,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像电影镜头般立体。
2. 情感含蓄而深刻 - 不直接说愁,但通过"蜀魄"(杜鹃鸟,传说中哀怨的化身)的啼叫,让人自然联想到思乡或忧伤的情绪。
3. 巧用比喻 - 把圆月比作"轮",既形象又带着机械般的永恒感;鸟鸣"似告人"的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有了人情味。

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最普通的月夜景象,通过精准的比喻和联想,让读者既能看见画面,又能听出弦外之音,体会到诗人想说又没明说的那份情感。就像我们今天看到月亮听到鸟叫时,心里泛起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一样。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