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黄昏图景,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半句"万里通秋雁"是说:秋天的大雁成群结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自由穿行。这里的"万里"不是具体距离,而是形容天空的广阔无垠,让人感受到大雁迁徙时的磅礴气势。
后半句"千峰共夕阳"则像电影镜头:无数山峰在夕阳的照射下,共同沐浴着金色的余晖。"共"字用得巧妙,把静止的山峰和移动的太阳联系起来,仿佛群山都在静静欣赏落日。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
1. 数字对比:"万里"对"千峰",用夸张手法突出空间的宏大
2. 动静结合:飞行的大雁与静止的山峰形成生动对照
3. 色彩画面:虽然没有直接说颜色,但通过"秋雁""夕阳"自然让人联想到金黄、火红的晚秋色调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意境——迁徙的候鸟、沉默的群山、西沉的太阳,共同构成大自然最壮美的时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永恒的宁静。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