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时期梁鸿和孟光夫妻的故事,核心在赞美孟光不慕虚荣、勤劳朴实的美德,以及夫妻间相敬如宾的感情。
前两句"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用对比手法描写孟光:她不爱涂脂抹粉打扮自己(朱铅指化妆品),但力气大得能举起捣米的石臼。这里打破"女子必须柔弱美丽"的刻板印象,突出她朴实能干的形象。
"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是诗眼:物质贫穷不算什么,夫妻长久互相敬重才珍贵。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典故就体现这种尊重——孟光给丈夫送饭时都把托盘举到眉毛那么高表示敬意。
最后两句"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像是诗人对世俗眼光的反驳:他们像招待贵客般尊重彼此,外人别用外貌标准来评判这对夫妻。这里的"丑"既指孟光不打扮的外表,也暗讽那些以貌取人的浅薄观念。
全诗通过这对模范夫妻的故事,传递出婚姻的真谛不在物质和外貌,而在于相互尊重、日久见真情的朴素价值观。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对婚姻本质的思考。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