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场景,讲述了一个仙人听法后腾跃进入天池的故事,留下了至今仍缠绕不散的云雾。
首先,诗的开头“洞口岩高著数椽”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岩洞,洞口有几根横木,给人一种险峻而古老的感觉。这里的“岩高”和“数椽”让人联想到一个远离尘世的隐秘之地,仿佛是人迹罕至的仙境。
接下来,“湫灵听法护金仙”提到了一个名叫“湫灵”的存在,它在听法,并守护着“金仙”。这里的“听法”暗示了某种神秘的仪式或教诲,而“护金仙”则表明这里可能与仙人或神仙有关,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然后,“腾身一跃进天池后”描绘了这位仙人腾空一跃,进入了天池。这一跃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力量,仿佛仙人已经突破了凡尘的束缚,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天池本身也象征着纯净与神圣,是仙人修炼或居住的地方。
最后,“云雾于今尚滃然”则描述了天池周围的云雾至今仍然缭绕不散。这里的“滃然”形容云雾浓厚,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云雾的存在不仅增添了诗中的仙境氛围,也暗示了仙人留下的痕迹依然存在,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岩洞、仙人、天池和云雾,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仙境,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美感和永恒的意境。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和宁静,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张埏
张埏,字叔信,号银峰,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孝宗乾、淳间,以承议郎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以朝奉大夫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除广西提刑(《粤西金石略》卷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湖北转运使改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二)。开禧三年(一二○七),为广东提刑,与宫观(同上书七四之二五)。嘉定元年(一二○八),落职罢祠(同上书七四之二九)。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