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望月)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婆罗门引(望月)》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望月时的孤独与感伤。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首先,词的开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天空中的云朵渐渐散去,漏壶的声音也显得遥远,仿佛被隔绝在帘外。银河静静地横亘在清澈的夜空中,明亮的月亮高悬在窗前,仿佛把秋天的寒意带入了广寒宫。这里的“广寒宫”指的是月亮,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清冷与孤寂。月亮的光芒洒在地上,桂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朦胧不清。这些景物描写为整首词增添了幽静而冷清的氛围。

接下来,词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主人公感叹自己未能遇到心仪的佳人,孤独地度过这个夜晚。他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伤感,眼前的景色也被霜覆盖,显得格外凄凉。红叶本应是秋天的美景,但在这里却成了“愁红”,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忧愁。

词的后半部分继续深化这种孤独感。主人公想象着南楼那边有人在吹奏长笛,笛声悠扬,却更加勾起了他的思念与伤感。他凝视着远方,眼中充满了泪水,仿佛要把所有的悲伤都倾诉给西风。这里的“西风”象征着凄凉与离别,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的孤寂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孤独望月、思念佳人的形象。词中的月亮、桂影、霜满愁红等意象,都巧妙地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被这种情感所感染,仿佛也能感受到主人公在月夜下的孤寂与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