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八咏·迟日春偏丽
春偏丽,偏丽两溪湄。
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
伊吾土之洵乐,勤畎亩之东作。
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
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
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
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
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
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
韶华忽云墓,檐楹乱飞絮。
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
鱼肥隐钓舟,沙暖多翘鹭。
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
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
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
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
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
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
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
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
伊吾土之洵乐,勤畎亩之东作。
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
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
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
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
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
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
韶华忽云墓,檐楹乱飞絮。
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
鱼肥隐钓舟,沙暖多翘鹭。
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
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
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
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
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
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
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
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首先,诗词开篇就点明了春天的美丽,特别是两溪边的景色更加迷人。接着,诗人描述了农民们在春天忙碌的景象,他们高兴地投入到农事中,万物也在这个时节欣欣向荣。这里的“伊吾土之洵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认为在这里劳作是件快乐的事。
随后,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麦田一望无际,水田经过疏浚后显得更加整齐。桑麻抽出新绿,林间的草木也换上了柔嫩的青装。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描绘了自然景色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人们的活动。林间初迁的莺鸟在歌唱,郊原上阳光明媚,园中的花朵盛开如锦,堤岸的柳树轻拂着丝带般的枝条。落梅的香气飘散,芳草连天生长。游人们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春光,而客居他乡的游子却因思乡而感到伤感。
接着,诗人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春天不同阶段的景色。韶华逝去,檐楹间飞絮飘舞。南浦的绿水波澜起伏,秀野上烟雾缭绕。鱼儿肥美,隐于钓舟之间,沙滩上温暖的阳光吸引了许多翘首以待的鹭鸟。红花凋零,踏青的人少了,日落时分竞渡的船只喧闹起来。燕子翩翩来去,在芳洲上衔泥筑巢。它们的弱羽飞过高城,斜拂着微和的扇风。这些景象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最后,诗人感叹物态皆光辉,站在高处眺望时,几乎忘记了归家。夜晚的轻雷送来了春雨,江面上映照着朝晖的光芒。诗人认为这里的风俗淳厚,不同于其他地方,人们穿着整齐的服装,思
唐仲友
(1136—1188)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政,号说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西安主簿。三十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建康府学教授、秘书省正字。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台州。治政理财颇有建树,为学多与朱熹相左。后为朱熹劾罢。归而益肆力于学,著述颇丰。有《六经解》、《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九经发题》、《陆宣公奏议解》、《天文详辨》、《地理详辨》、《愚书》、《说斋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