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田园(三首)

近来织畚徒,城市售者希。
朝从东皋耕,夕望西岩归。
贫妇业纺绩,灯下成岁衣。
但令家温饱,不问我行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自给自足的朴素生活图景,字里行间透露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像一组镜头:农民白天在田野耕作,傍晚扛着农具从山边回家。他们编织的草筐在城市里卖不动,暗示着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但诗人并不抱怨,反而用"朝耕夕归"的规律生活展现农事的踏实感。

中间两句转到家庭场景:贫穷的妻子在油灯下纺线织布,亲手缝制全家人的衣物。这里没有华丽布料,只有"灯下成岁衣"的坚持,传递出普通人对家庭的责任与温暖。

最后两句是诗眼:只要能让家人吃饱穿暖,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这种简单直白的幸福观,戳中了古今人们共同的软肋——在物质追求之外,家庭温暖才是生活的根本。诗人用"不问我行违"的洒脱态度,道出了许多普通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豁达智慧。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粗布缝制的衣裳一样朴实,但恰恰是这种真实的生活气息,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农民"知足便是福"的生活哲学。

陈宪章

陈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传世作品有《万玉图》、《烟笼玉树图》、《梅花图》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