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无梦的隐士从宫廷归隐天台山的情景,展现了道家隐逸生活的理想化图景。
首联"紫籍仙阶贵,丹丘隐路深"用对比手法,一边是象征尊贵的紫色仙籍和朝廷高位,一边是通往隐居处的红色山丘小径,暗示主人公放弃荣华选择隐居。
颔联"五图传秘诀,三祝契尧心"写主人公精通道家秘术(五图指道教修炼图诀),其虔诚祝祷与上古贤君尧的心意相通,说明他不仅是隐士,更是得道高人。
颈联"瓢饮和琼蕊,楼居接桂阴"用两个生活细节展现隐居之乐:用瓢饮山泉配仙花,住在桂树荫蔽的楼阁,将清贫的隐士生活写得仙气飘飘。
尾联"宸歌旌有道,垂象贲中林"写连皇帝都作歌赞扬他的德行,天象也显现祥瑞照耀他的山林居所,升华了隐士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宫廷与山林、世俗与仙境的对比,赞美了淡泊名利的隐士品格。诗人用"琼蕊""桂阴"等优美意象,将简单的隐居生活诗意化,让读者感受到超脱尘世的宁静美好。最妙的是结尾的天象祥瑞,把个人选择提升到天人感应的境界,使整首诗既有烟火气又有仙气。
陈越
(973—1012)宋开封尉氏人,字损之。少好学,善属文,尤精史。真宗咸平中举贤良科。累迁著作佐郎、直史馆,预修《册府元龟》。官至左正言。性耿概任气,家贫而不以屑意,以嗜酒得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