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怀赵存我碧澜潜心三昆仲

坐久冰生砚,无聊捻白髭。
友朋上心处,风雪打头时。
夜永孤灯共,天寒一雁知。
儿童来膝下,拨火觅蹲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冬夜里的孤独与思念,画面感很强,读起来像在看一部安静的文艺片。

前两句写的是一个人久坐发呆的场景:砚台里的墨都结冰了,他百无聊赖地捻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这两个细节特别生动——"冰生砚"说明天气极冷,"捻白髭"这个动作透露出他心事重重,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心里装着事。

中间四句道出了心事来源:风雪交加时最想念朋友("友朋上心处"),长夜里只有孤灯相伴("夜永孤灯共"),连大雁都知道天寒("天寒一雁知")。这里用"一雁知"很巧妙,既写实(冬天确实能看到孤雁),又暗喻自己像孤雁一样无人理解。

最后两句突然出现温馨转折:小孩子跑到身边,拨弄火盆找烤芋头吃("蹲鸱"是芋头的古称)。这个画面一下子冲淡了前面的孤寂感,让人感受到天伦之乐的温暖。但仔细想想又有点心酸——老人思念朋友不得,只能从孩子身上获得些许慰藉。

全诗就像用几个电影特写镜头:结冰的砚台、捻胡须的手、风雪中的孤灯、火盆旁的孩子...把这些画面连起来,我们就能感受到一个老人冬夜里"想朋友-觉得孤独-被孩子治愈"的完整心路历程。最厉害的是诗人一句抒情的话都没说,但每个画面都在替他说心里话。

顾逢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