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感兴十二首 其六

丰貂文鼠满长安,朔漠时清气不寒。
塞草秋生鸣镝静,蕃花春压拂庐乾。
名王觱篥霜中语,公主琵琶月下弹。
今日匈奴为汉守,丁零北望恐凋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的微妙变化,充满历史沧桑感。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长安与塞外的不同景象:长安城里满是穿着华丽貂皮服饰的贵族(暗指游牧民族归顺后带来的影响),而北方大漠虽然气候转凉却不再令人感到寒意。边疆的秋草间听不到战争箭矢的呼啸,游牧民族的帐篷前春花盛开——这些反常现象暗示着和平的到来。

五六句通过音乐意象深化主题:归顺的部落首领(名王)在寒霜中吹奏胡笳,和亲的公主在月下弹奏琵琶。这两个画面既展现民族文化交融,又暗含昔日对抗的记忆。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曾经侵扰中原的匈奴如今为汉朝守卫边疆,而更北的丁零部落(指尚未归附的部族)只能孤零零望着南方,恐怕难以维系。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既展现民族融合的积极面,又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在平静叙述中蕴含着复杂的历史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