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图二十一首·耕

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
绿野暗春晓,乌犍苦肩赪。
我衔劝农字,杖策东郊行。
永怀历山下,法事关圣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耕的生动画面,传递出对农事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感悟。

开头两句"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耕场景:东边高地上,一场春雨刚过,农民开始犁地;布谷鸟的叫声仿佛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这里通过视觉(犁地)和听觉(鸟鸣)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绿野暗春晓,乌犍苦肩赪"进一步描写细节:绿色的田野在清晨显得朦胧,黑色的耕牛(乌犍)因为辛苦劳作而肩膀发红(赪)。这里用耕牛的肩膀发红这个细节,暗示农事的辛劳。

后四句转向抒情。"我衔劝农字,杖策东郊行"写诗人自己带着劝农的使命,拄着手杖在东郊行走。"永怀历山下,法事关圣情"则表达诗人对古代圣贤(可能指舜帝在历山耕作的典故)的追念,认为农耕之事关乎圣人的治国之道。

全诗通过具体生动的农耕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古代圣贤重农思想的追慕。诗中既有对农民辛劳的写实描写,也有对农耕意义的思考,将日常劳动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思想。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