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一块古碑的感慨和思考。
前两句"风摧雨剥校官碑,集古先生竟不知"说:这块校官碑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已经残破不堪,但奇怪的是,那些专门研究古代文物的专家们居然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里用"集古先生"来指代考古专家,带着一点调侃的意味。
后两句"同是光和千岁刻,未容苦县独称奇"说:这块碑和著名的"苦县碑"都是东汉光和年间(约1800年前)刻的,历史同样悠久,凭什么只有苦县碑出名呢?诗人在这里为校官碑打抱不平,认为它也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和赞赏。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1. 通过对比手法,为默默无闻的文物发声 2. 用"风和雨剥"生动表现了文物历经沧桑 3. 最后两句的反问很有力量,引发读者思考文物价值的标准 4. 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文物的珍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道理:历史文物的价值不应该由名气决定,那些默默无闻的文物同样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