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双峰圣僧遗像还山

枯木形模酷肖之,祇应铎落自秦时。
定光炉韛收亲子,圆觉门风出自枝。
韬晦无因观大用,感通犹得见全提。
要知取次为霖去,便是元初利物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僧遗像归山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禅意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思考。

前两句用"枯木"比喻高僧遗像的朴素庄严,暗示这位圣僧的修行已经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自秦时"则点明佛法传承的源远流长。

中间四句运用禅宗术语:像"定光炉"这样的修行熔炉培养出真正的佛门弟子,"圆觉门风"指圆满觉悟的禅门宗风。诗人感叹自己修行尚浅,难以完全领悟高深佛法,但通过瞻仰圣像仍能感受到佛法的完整呈现。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看似寻常的送像归山之举,其实蕴含着普度众生的佛法真谛。就像云雨滋润万物是出于自然本性一样,佛法的利生大用也源自其根本智慧。

全诗以送像为引,实则探讨佛法传承的本质。诗人用质朴的意象承载深邃的禅理,在平淡中见深远,体现了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精髓。通过日常佛事活动,展现了佛法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