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独饮
我官于东不记岁,胸中蟠郁生之而。幸辞奔走得闲旷,如脱桎梏离鞭笞。
入境喜见麦苗秀,春风先已苏疮痍。书声遍野讼牍少,天哀老拙真相宜。
邞淇城郭好图画,门阑处处苏家诗。山堂怪石散民舍,西园马厩颓无遗。
超然高台独无恙,海山万叠青须眉。厨传虽空似当日,亦有杞菊疗吾饥。
况闻市舶百里外,吴莼越酱香流匙。鼠姑茧栗石首上,桃花红落银刀肥。
沙中笔管岩下月,清腴不减西家施。先生旧云本为口,摸金校尉宁非痴。
无毁无誉我所愿,不烹不封聊尔为。且学杜门饮美酒,醉后登台来读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被调到东部做官多年后,终于卸任闲居的轻松心情。全诗用大白话讲就是:我终于摆脱了当官的束缚,像逃出牢笼一样痛快!
开头说当官太久都记不清年头,心里憋闷得很。现在辞职了,就像犯人脱了枷锁、不用再挨鞭子,浑身轻松。接着描写眼前美景:田里麦苗青青,春风吹醒大地,到处是读书声,官司都变少了——这日子太适合我这种老实人了!
然后重点写超然台周边的景色:城里风景如画,到处刻着苏东坡的诗;山里的怪石散落民间,西园马厩都塌了,只有超然台完好无损。虽然厨房简陋,但有野菜充饥,听说百里外港口还有吴越特产,海鲜肥美。最后自嘲说:我这个人本来就贪吃,当官捞钱多傻啊!现在不贪功不惹事,关起门喝喝酒,醉后登台读读石碑,多自在。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脱桎梏""离鞭笞"这种比喻,把卸任的痛快写得活灵活现 2. 通过对比(马厩塌了vs高台完好)突出超然台的特别 3. 结尾自嘲"贪吃",把清高文人拉回接地气的形象,反而更显洒脱
本质上是在说:放下名利,粗茶淡饭的生活才是真享受。这种"躺平哲学"放在今天也特别治愈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