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宣义大师

篆写千文迈古今,感陶承旨撰碑阴。
两朝雨露书中得,满箧诗章物外寻。
衡岳水云长挂梦,帝城烟月不关心。
西游去事无消息,想共陈抟一处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赠送给一位名叫宣义大师的高僧的,表达了诗人对他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之情。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句“篆写千文迈古今”描绘了宣义大师书法的卓越,他的篆书作品超越了古代和现代。这说明大师的书法技艺非常高超。

“感陶承旨撰碑阴”提到了陶承旨撰写的碑阴文字,这里可能是指前代的文人对宣义大师的赞赏。诗中提到“感”,表达了对大师书法作品背后文人赞赏之情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两朝雨露书中得,满箧诗章物外寻”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两句诗在表达对宣义大师的赞美。意思是说,大师得到了两个朝代的恩惠,体现在书法作品中;而他的诗作则仿佛从自然界中寻找来的一般,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这里“两朝雨露”和“满箧诗章”都是用来比喻大师得到了很多的恩泽和创作的素材。

“衡岳水云长挂梦,帝城烟月不关心”这两句描绘了大师的生活态度。衡岳是衡山的别名,这里代表了山川自然之美。诗中说衡岳的山水云雾常在他的梦中浮现,说明他深爱自然,常常向往自然美景。而“帝城烟月不关心”则说明他对尘世繁华不感兴趣,显得超脱。

最后一句“西游去事无消息,想共陈抟一处吟”表示对大师西游情况的担忧,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大师像陈抟一样共同抒发诗情的愿望。陈抟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以修道著称。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宣义大师共同享有的诗意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宣义大师书法、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大师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理想。

贾玭

宋沧州南皮人,字仲宝。贾耽三世孙。后晋高祖天福三年进士。宋初,为刑部郎中,历水部员外郎、知浚仪县。通判镇州时,救抚贫孤,助使婚嫁、丧葬。子贾黄中方五岁,课其诵读,严毅善教,使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士大夫子弟来谒,必谆谆诲诱之。年七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