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子四首 其一

太上能忘情,彭殇本同视。
乃至骨肉间,偏难悟斯理。
况因门祚计,不独怜少子。
今岁丧二雏,硕果仅存尔。
与儿复别离,萍踪时转徙。
闻汝初得疾,但云下痢耳。
匝月陨其生,呜呼竟以此。
昙花悲一现,岁月去如驶。
吁嗟四龄事,追悼情难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痛失幼子后写下的悼亡诗,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天下父母最深的痛。

开头四句像一声沉重的叹息:都说圣人能看淡生死,可轮到自己的骨肉,谁又能真正想得开呢?这里用"太上"(圣人)和普通人对比,突出人之常情——面对孩子离世,再豁达的人也难以释怀。

中间部分像一段泣血的回忆录:诗人今年已经失去两个孩子,仅存的小儿子也因痢疾去世。最让人心碎的是细节描写——孩子刚开始只说拉肚子("下痢"),谁料一个月后就夭折了。这种从寻常小病到突然死亡的转折,让悲痛更具冲击力。

最后四句是凝固在时光里的悲伤:孩子的生命像昙花只绽放了四年("昙花悲一现"),而岁月却无情地向前奔流。这种短暂生命与永恒时间的强烈对比,让"追悼情难已"的结尾显得格外沉重。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父亲在深夜对着烛火喃喃自语。他用"硕果仅存尔"(唯一剩下的孩子)、"萍踪时转徙"(孩子像浮萍般漂泊的生命)这些日常比喻,把抽象的痛苦变得具体可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的叙述——没有嚎啕大哭,但每句平淡文字下都是汹涌的父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