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虚舟镜园诗

海上书频去,松间石屡移。
阁邻仙子宅,名拟习家池。
客到应留饮,谁堪共和诗。
参天金粟影,宁羡桂林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美丽的园林景致,特别是与朋友邓虚舟的相聚和游玩。我们可以逐句来解析:

1. 海上书频去:意味着朋友邓虚舟经常来往于海上,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位水手或有海上活动。这里通过“海上”来引出朋友的频繁来访。

2. 松间石屡移:这句是在说,在松树林间,摆放的石头经常被移动。可能是因为园中的游客多,人们会去调整这些石头的位置,增添游园的乐趣。

3. 阁邻仙子宅,名拟习家池:这里提到有一座阁楼靠近仙子的住所,名称像古代名士谢安的儿子谢玄家的庭院一样叫习家池。这里的“仙子”和“习家池”都是借代,前者暗示园子环境幽雅,后者则意味着这里有着名胜古迹的韵味。

4. 客到应留饮,谁堪共和诗: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说客人来了应留下一起饮茶聊天,并且希望和客人一起创作诗歌。这里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好客之道。

5. 参天金粟影,宁羡桂林枝:最后一句描绘了参天大树金粟的影子,金粟可能是指一种树木,比如金丝楠。这里通过“参天”和“金粟影”来突出树木的高大和美丽,最后一句“宁羡桂林枝”则是在说即便可以羡慕别的地方的桂花树,但仍然觉得这里的树更好。这里表现了主人对家园美景的喜爱与自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几个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他对园林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高雅的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