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某侍郎事

累代科名曜木天,一门群从尽神仙。
荐贤误认王安石,下狱几同司马迁。
还我头颅恩浩荡,怜他乔梓罪牵连。
长安怪道黄金贵,狱吏区区要四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纪某侍郎事》通过讲述一个官员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和人情冷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

1. “累代科名曜木天,一门群从尽神仙。” 这两句讲的是一个家族世代都有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家族成员都像是神仙一样,地位显赫。这里用“神仙”比喻家族成员的荣耀和地位。

2. “荐贤误认王安石,下狱几同司马迁。” 这两句讲的是这位侍郎(官员)推荐了一个人才,结果这个人后来出了事,侍郎因此受到牵连,被认为是误荐了坏人,最终被关进监狱。诗中提到的王安石和司马迁,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王安石是北宋的宰相,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学家,因替人辩护而被处以宫刑。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说明侍郎的遭遇与历史名人的不幸相似。

3. “还我头颅恩浩荡,怜他乔梓罪牵连。” 这两句表达了侍郎的感慨:他感谢皇帝最终赦免了他,让他保住了性命,但也同情那些因为他的错误而受到牵连的家人和朋友。“乔梓”在这里指的是家族中的长辈和晚辈。

4. “长安怪道黄金贵,狱吏区区要四千。” 最后两句揭示了官场中的腐败现象:在京城长安,黄金之所以贵重,是因为狱吏(监狱官员)索要巨额贿赂,这位侍郎为了保命,不得不花费四千两黄金。这里讽刺了官场的黑暗和贪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一个官员的遭遇,揭示了古代官场的险恶和人情冷暖。诗中既有对家族荣耀的描写,也有对官场腐败的讽刺,表达了对不公正现象的愤慨和对家族命运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