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真行为天章待制林公跋书云秘府右军书一卷有一龙形真字印故作(原注:新添,见群玉堂帖。)
龙形真字芸香里,伏日道山聊一启。
媪来鹅去已千年,莫像痴儿收蜡纸。
萧衍老翁食无肉,锦质绣章能独侈。
不知劫火付冤家,却误顽仙求令史。
文皇有金无鉴目,赖取穹官齐押尾。
徐生小黠辨茅檐,不道天真难力致。
晚薄功名归一戏,一奁尤胜三公贵。
牡丹不语人能醉,墨光觉胜朱铅媚。
与身俱生无术治,又染膏肓刘巨济⑴。
媪来鹅去已千年,莫像痴儿收蜡纸。
萧衍老翁食无肉,锦质绣章能独侈。
不知劫火付冤家,却误顽仙求令史。
文皇有金无鉴目,赖取穹官齐押尾。
徐生小黠辨茅檐,不道天真难力致。
晚薄功名归一戏,一奁尤胜三公贵。
牡丹不语人能醉,墨光觉胜朱铅媚。
与身俱生无术治,又染膏肓刘巨济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书法作品的鉴赏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词开头提到“龙形真字芸香里”,指的是书法作品上的龙形印章和精美的字体,散发着书香气息。这种艺术品的珍贵和独特让作者在炎热的夏日里忍不住打开欣赏。
接着,作者通过“媪来鹅去已千年”等句,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他提醒人们,不要像那些只懂得收藏蜡纸的人一样,盲目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
然后,诗词中提到了萧衍(梁武帝)和文皇(唐太宗)等历史人物,暗示了权力和财富的短暂与虚幻。作者认为,即便像这些帝王一样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财富,也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徐生(可能指徐浩,唐代书法家)的描述,表达了对艺术真谛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是通过投机取巧得来的,而是需要天分和努力才能达到的。
最后,作者以“牡丹不语人能醉,墨光觉胜朱铅媚”来形容书法艺术的魅力。即使牡丹花不说话,人们也会被它的美丽所陶醉;墨色的光芒比朱红色更加动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纯粹美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书法作品的鉴赏,反映了作者对艺术、历史和人生的深刻见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物质,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和艺术的纯粹美。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