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橄榄有感
余初食橄榄,眉蹙口欲吐。
稍稍滋味之,久乃见媚妩。
曲终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时,亦足酬嘬咀。
余生足忧患,备已尝险阻。
犹如蓼中虫,自习蓼中苦。
不知苦尽处,回味有几许。
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
但问有与无,迟暮不犹愈。
君看道傍李,弃置终泥土。
稍稍滋味之,久乃见媚妩。
曲终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时,亦足酬嘬咀。
余生足忧患,备已尝险阻。
犹如蓼中虫,自习蓼中苦。
不知苦尽处,回味有几许。
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
但问有与无,迟暮不犹愈。
君看道傍李,弃置终泥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第一次吃橄榄时的感受,以及从中悟出的人生道理。
开头说,第一次吃橄榄时,觉得又苦又涩,差点吐出来。但慢慢品尝后,才发现它的美妙滋味。就像听音乐,开头可能不习惯,但听到最后才体会到高雅的部分;也像生病,先苦后甜,最终痊愈。
接着,诗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饱尝艰辛,就像吃惯了苦味的虫子,甚至忘了苦尽甘来是什么感觉。但他提醒自己,古人吃甘蔗从梢部啃到根部,越吃越甜,人生也是如此,美好的境界需要慢慢体会。
最后,诗人用路边被丢弃的李子作对比——如果因为怕酸就不去尝试,那李子最终只会烂在泥土里。人生也一样,不要因为害怕苦涩就放弃尝试,否则可能错过后来的甘甜。
核心思想: 1. 先苦后甜——很多好东西(比如橄榄、音乐、人生)需要耐心体会才能发现价值。 2. 主动尝试——不要因为开头难就放弃,否则像烂李子一样浪费机会。 3. 渐入佳境——幸福是积累来的,像啃甘蔗一样,越往后越甜。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小事(吃橄榄)讲透人生智慧,语言朴实却耐人寻味。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