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变堂大令(国藩)和前折梅联句并绘梅花横幅见赠赋谢

江边一树冲寒开,梅花闹处春风来。
官阁诗人动诗兴,可惜健步难移栽。
君作梅花诗,诗中能有画。
岂知能画如能诗,写上生绡逞奇怪。
墨痕枯瘦妙入神,逃禅老人身外身。
初疑月地堕香影,便与孤山娱好春。
一幅相遗趣横溢,细数枝南与枝北。
披图髣髴到江边,一笑相逢旧相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赠画的感激之情。

开头两句"江边一树冲寒开,梅花闹处春风来",用"冲寒"和"闹"字生动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热烈绽放的景象,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这里梅花不仅是自然景物,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间部分"君作梅花诗,诗中能有画"到"逃禅老人身外身",赞美友人既能写诗又能作画的艺术造诣。"墨痕枯瘦妙入神"形容画中梅枝苍劲有力,"逃禅老人"则暗指友人画技高超,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初疑月地堕香影"到"便与孤山娱好春"运用典故,将画中梅花比作月宫仙树和宋代林逋隐居处孤山的梅花,增添了诗意和想象空间。

最后四句写诗人收到画作后的感受。"趣横溢"形容画作意趣盎然,"细数枝南与枝北"表现诗人仔细欣赏的神态。结尾"披图髣髴到江边,一笑相逢旧相识"巧妙呼应开头,说看画时仿佛又见到了江边那株梅花,像遇见老朋友般亲切。

全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歌颂了真挚友情,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语言生动形象,用典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传统文人以梅会友、借物抒怀的雅致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