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逐群芳争雨露,傲霜独自开秋暮。
堪叹金刚不壤王,亦欲寄人篱下住。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材,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展现了菊花独特的品格和现实中的无奈。

前两句写菊花不随大流,不和普通花朵争抢春天的雨露,而是选择在秋末霜降时独自绽放。这里用"不逐群芳"突出菊花特立独行的个性,"傲霜"二字更强化了它不畏严寒的傲骨精神。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金刚不壤王"这个典故(指坚硬的金刚石)来比喻菊花看似坚不可摧的品质,但紧接着却说它"亦欲寄人篱下住",揭示了一个矛盾现象:即便像菊花这样象征高洁的花,最终也不得不依附于人。这种反差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也暗含了对那些表面清高实则依附权贵之人的讽刺。

全诗短短四句,先扬后抑,通过菊花这一意象,既赞美了孤高傲世的精神,又揭示了现实中的生存困境,语言简练但意蕴丰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