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
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
溪流三尺强,舟人惊昨夜。
余家有瓜田,蘋藻纷揉藉。
鱼虾失凭依,跳跃至床下。
卑湿畏暮年,扶策升台榭。
难愿方丈食,互市物踊价。
四邻各凄凉,惟有酒可借。
五月藉新白,咀嚼胜枣炙。
闭门人事绝,向晚乌巾卸。
震雷压不住,神龙未遑暇。
或谓蛟为孽,胡不宁尔舍。
旱涝政本农,偏惠及閒架。
皇天无所私,未遽损禾稼。
一洗天下清,作我圣人化。
溪流三尺强,舟人惊昨夜。
余家有瓜田,蘋藻纷揉藉。
鱼虾失凭依,跳跃至床下。
卑湿畏暮年,扶策升台榭。
难愿方丈食,互市物踊价。
四邻各凄凉,惟有酒可借。
五月藉新白,咀嚼胜枣炙。
闭门人事绝,向晚乌巾卸。
震雷压不住,神龙未遑暇。
或谓蛟为孽,胡不宁尔舍。
旱涝政本农,偏惠及閒架。
皇天无所私,未遽损禾稼。
一洗天下清,作我圣人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梅雨季节的乡村生活,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朴素的人间烟火气。
开篇用"梅雨润兼旬"点出连绵阴雨,本该炎热的夏天却凉爽如秋。溪水暴涨三尺,连船夫都惊讶于昨夜雨势之大。诗人家的瓜田被雨水浸泡,水草纠缠,鱼虾甚至被冲到了床底下——这些夸张的描写既突显雨势凶猛,又带着几分幽默的生活趣味。
中间部分转向现实困境:潮湿的天气让老人不得不拄拐上楼;物价飞涨让普通人家吃不起丰盛饭菜;邻里都过得艰难,唯有借酒消愁。但诗人依然能找到生活的小确幸——五月的白酒配新麦饭,比昂贵的枣子烤肉更美味。傍晚摘下头巾闭门谢客,享受难得的清静。
最后借雷雨展开思考:有人说暴雨是蛟龙作怪,诗人却认为这是自然规律。虽然水患影响农耕,但老天对谁都公平,庄稼未必真会受损。他乐观地认为这场雨能洗净天地,昭示圣明时代的到来。
全诗妙在将琐碎的日常生活(鱼虾上床、老人爬楼、借酒度日)与宏大思考(自然灾害、民生疾苦、天下清平)自然融合,既接地气又见格局。特别是"鱼虾跳床""白酒胜烤肉"这些细节,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苦中作乐的智慧。
薛师石
(1178—1228)温州永嘉人,字景石,号瓜庐。薛弼曾孙。隐居不仕,筑室会昌湖上。工小楷,篆籀斯隶,深造其极。尤工诗。有《瓜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