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述了作者即将离开某个地方时的心境和感受,提到了杜鹃鸟的叫声以及旅途的准备。
1. 杜鹃只管催归去。知渠教我归何处。 -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听到杜鹃鸟的叫声,仿佛在催促他回家。然而,作者心中却疑惑:他要回到哪里呢?这里的“渠”是“他”的意思,杜鹃的叫声让作者陷入了迷茫。
2. 故国泪生痕。那堪枕上闻。 - 第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眼泪都沾染上了痕迹。最后一句说,这样的思念让作者在枕上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更加心痛。这里的情感十分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3. 严装吾已具。 - 第四句说,为了这次旅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这里的“严装”是指行装已经整理妥当。
4. 泛宅吴中路。 - 这句描述了诗人即将踏上前往吴地的旅途。这里的“泛宅”是指漂泊之意,表达了旅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漂泊感。
5. 弭棹唤东邻。 - 第五句中的“弭棹”指的是停船,而“东邻”是指周围的人或事物。整句意思是说,诗人停下船来与身边的人打招呼,准备启程。
6. 江东日暮云。 - 最后一句“江东日暮云”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这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寄托了即将离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即将离开故乡踏上旅途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又有即将远离的无奈。这种情感交织使这首词极具感染力,让人感同身受。
李处全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