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穆秋山访友图
万壑寒萧森,千章树苍老。
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脱稿。
茅屋倚幽丛,鹿麋卧深草。
呼童扫绿苔,晏坐听黄鸟。
江山如有情,展卷舒怀抱。
囊琴为寻幽,不辞涉深窅。
疏林间红叶,远远出山杪。
烟霭互吐吞,恍若笼轻缟。
从来赵王孙,胸次有三岛。
置之青玉几,云雾时旋绕。
变幻为虎踞,光怪凝龙矫。
只此一洞天,愈探愈不了。
山形虽浑成,石貌实妍巧。
宛然山阴游,万状难分晓。
骨力故清奇,因知得名早。
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脱稿。
茅屋倚幽丛,鹿麋卧深草。
呼童扫绿苔,晏坐听黄鸟。
江山如有情,展卷舒怀抱。
囊琴为寻幽,不辞涉深窅。
疏林间红叶,远远出山杪。
烟霭互吐吞,恍若笼轻缟。
从来赵王孙,胸次有三岛。
置之青玉几,云雾时旋绕。
变幻为虎踞,光怪凝龙矫。
只此一洞天,愈探愈不了。
山形虽浑成,石貌实妍巧。
宛然山阴游,万状难分晓。
骨力故清奇,因知得名早。
现代解析
这首《赵仲穆秋山访友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首先,诗中“万壑寒萧森,千章树苍老”描绘了山谷的幽深和树木的苍老,给人一种秋天山中的冷清和肃穆感。“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脱稿”则形容溪水如锦绣般美丽,云彩如刚刚画出的图案,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和精致。
接着,“茅屋倚幽丛,鹿麋卧深草”描绘了茅屋隐藏在幽深的树林中,鹿和麋鹿在深草中安详地躺卧,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呼童扫绿苔,晏坐听黄鸟”则表现了诗人悠闲地叫童子打扫庭院,自己静坐聆听黄鸟的鸣叫,享受这份宁静。
“江山如有情,展卷舒怀抱”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的深情,仿佛江山也有情感,展开画卷,舒展开诗人的胸怀。“囊琴为寻幽,不辞涉深窅”则表现了诗人为了寻找幽静之地,不辞辛苦地深入山谷,带着琴去寻找内心的宁静。
“疏林间红叶,远远出山杪”描绘了稀疏的树林中点缀着红叶,远远地看仿佛从山巅露出,给人一种秋日的美感。“烟霭互吐吞,恍若笼轻缟”则形容烟雾缭绕,仿佛轻纱笼罩,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最后,“从来赵王孙,胸次有三岛”到“骨力故清奇,因知得名早”表达了诗人对赵仲穆画作的赞美,认为他胸中有三岛的意境,画作如同虎踞龙盘,变幻莫测,骨力清奇,因此早有名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赞美了赵仲穆画作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意境。
柯九思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