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竿烟雨图
高君豪气如长虹,挥手画竹如画龙。
烟云卷舒白日动,雾雨变化当晴空。
长林倏忽千万垒,尺纸摇撼银河通。
荆扬山开洞庭拆,宇宙飒飒生凉风。
纵观未辨节与叶,脱略形似超凡庸。
画名书法两不论,笔墨之外疑天工。
为爱夏官少司马,极口称道不觉言词重。
便将妙墨等淇澳,传播四海来诗筒。
大篇短章悉绝好,金宣玉振歌舂容。
此君心事比造化,岂大声色惊盲聋。
誓将松桧历冰雪,笑拂蔓草纷青红。
夏官尚书更潇洒,邀我赋咏无雷同。
太平达官剩閒暇,几欲径造轩窗中。
推窗见画犹见竹,烧笋作饭畴能供。
击鲜酾酒集佳客,为奏流水朱丝桐。
剧谈古今合风雅,俛仰贤圣追冥鸿。
万竿烟雨坐来霁,共听彩凤声𡄸𡄸。
烟云卷舒白日动,雾雨变化当晴空。
长林倏忽千万垒,尺纸摇撼银河通。
荆扬山开洞庭拆,宇宙飒飒生凉风。
纵观未辨节与叶,脱略形似超凡庸。
画名书法两不论,笔墨之外疑天工。
为爱夏官少司马,极口称道不觉言词重。
便将妙墨等淇澳,传播四海来诗筒。
大篇短章悉绝好,金宣玉振歌舂容。
此君心事比造化,岂大声色惊盲聋。
誓将松桧历冰雪,笑拂蔓草纷青红。
夏官尚书更潇洒,邀我赋咏无雷同。
太平达官剩閒暇,几欲径造轩窗中。
推窗见画犹见竹,烧笋作饭畴能供。
击鲜酾酒集佳客,为奏流水朱丝桐。
剧谈古今合风雅,俛仰贤圣追冥鸿。
万竿烟雨坐来霁,共听彩凤声𡄸𡄸。
现代解析
这首《题万竿烟雨图》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竹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和深远意境。
诗的开头,作者用“长虹”来形容画家高君的气势,说明他作画时豪情万丈,挥洒自如,仿佛在画龙一般。接着,诗中描绘了画中的景象:烟雾缭绕、云卷云舒,仿佛白日也在动,雨雾变化多端,却给人一种晴空万里的感觉。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画作的神奇与美妙。
诗中还提到,画中的竹林密密麻麻,仿佛千万座山峰,而画纸虽小,却能让人感受到银河的气势。荆扬山开、洞庭湖裂,宇宙间仿佛有凉风扑面而来。这些夸张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画作的宏大与深远。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欣赏。他说,画中的竹子已经超越了形似,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无论是画名还是书法,都不需要过多评论,因为笔墨之外的艺术已经达到了天工造化的境界。这种对艺术的高度评价,体现了作者对画作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与画作相关的两位人物:夏官少司马和夏官尚书。他们都非常欣赏这幅画,夏官尚书甚至邀请作者为他赋诗。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太平盛世中达官贵人闲暇生活的羡慕,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最后,诗中描绘了画作带来的美好氛围:推开窗户,仿佛能看见真实的竹林;烧笋做饭,佳客聚集,大家一边饮酒,一边聆听流水般的琴声,谈论古今风雅之事,仿佛与圣贤对话。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它不仅仅是对一幅画的赞美,更是对艺术、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诗中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艺术的深厚情感。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